吉林两化融合认证 吉林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程
发布时间: 2022-04-19 13:26 点击:
记者从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,“十一五”期间,吉林省着力实施国企改革攻坚、工业提速增效、投资拉动、项目带动以及扩权强县等措施,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。
工业总量不断扩大,效益不断提高。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600亿元,是2005年的3倍。预计实现产值12600亿元,是2005年的3.3倍。预计实现利润700亿元,是2005年的5倍。
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。工业占GDP的比重不断在上升,到今年底占比能够达到42.9%,比2005年提高9.1个百分点,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渐提高。
产业形态也发生明显变化。现已形成了以汽车、石化、农产品加工的三大支柱产业,按照今年前10个月的统计,完成的增加值约占到整个工业的61%左右,非常明显地形成了“三足鼎立”的态势。
县域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。今年前10个月的统计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县域工业完成产值的比重占到了50.9%,比2005年提高了大约20.4个百分点,现在全省已有17个县市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百亿元。
工业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。今年前10个月,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约为41.6%,比2005年下降了22.3个百分点。股份制企业增加值的占比上升到了56.3%,比2005年提高了4.2个百分点。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占比达到了25.1%,比2005年提高了2.7个百分点,所以我们的所有制结构现在看也是更加合理。
产业集聚特征非常明显。现在省级的工业特色园区达到了81个,入驻的企业达到了2700多户,解决了27万多人的就业问题。全省通过这种特色园区建设,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、石油化工、农产品深加工、装备制造、纺织等一批特色鲜明、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。
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。“十一五”期间全省累计开发的新产品的品种达到了5400多个,累计完成的新产品产值超过了一万亿。新产品的产值率一直保持在24%左右。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。现在已经建立了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,个数达到了187户企业,比2005年增加了83家,其中有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13家,同时还认定了11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,组建了汽车、轨道客车产业的联盟,为深化产学研相结合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。
推进工业化进程,“十二五”期间,吉林省将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,推动工业经济总量“双翻番”。全省工业要以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,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,以强化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建设带动为抓手,做大总量,优化结构,提高效益,加快推进吉林特色工业化进程,到2015年,实现工业总产值、增加值“双翻番”。即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.5万亿元,年均增长17%;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,年均增长14%;推进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,实现民营经济总量翻一番,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.6万亿元;重点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,即汽车产业达到8000亿元,农产品加工业达到5000亿元,石化产业达到3000亿元,装备制造业超过2000亿元,医药、电子信息、冶金、建材、轻纺业均超过1000亿元。其中,努力推动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5000亿元规模。
为此,“十二五”工业发展,吉林省将围绕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,推动六大优势产业升级,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要任务,实现六个新突破。
第一,全力抓好生产要素的组织,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、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的突破。明年经济运加强煤、电、油、气、运这些生产要素的组织,确保工业经济明年实现平稳较快的增长;启动支柱优势产业跃升计划和新一轮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。
第二,强化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,争取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所突破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谋划工业的投资合计约在17000亿元左右,年均增长20%;谋划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00个,2亿到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1300个;滚动实施五个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。
第三,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要寻求突破。每年争取推动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工程项目。明年就要在碳纤维及制品、生物秸秆乙醇、纯电动汽车、风电机组等方面谋划100个项目,每年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实施。
第四,通过创新驱动,力求在产业形态上有所突破。要继续组织实施百种重大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,要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,攻克一批关键技术,转化一批科研成果,开发一批重大新产品,同时还要抓好工业的节能减排,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。这些工作在“十一五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“十二五”还是要继续加大力度,要加快全省80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,着力推动企业集群,建设新型的工业化示范基地。
第五,在民营经济上寻求突破。积极推动全民创业。首先在民营经济工作上要启动新一轮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,还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立法进程,加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,真正落实优惠政策,推动全民创业。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每年增加1万人,个体工商户每年增加10万户,使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容纳创业、就业的主渠道,成为富民工程的重要载体。
第六,进一步推动“两化融合”,在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上力争有所突破。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,实施一百户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。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民生领域加快信息化建设。
吉林两化融合 吉林两化融合贯标 吉林两化融合认证 吉林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机构 吉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吉林两化融合案例 吉林两化融合评定 吉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吉林GB/T23000 吉林GB/T23001
中鸿认证服务 www.cnqr.org 1998年至今 ISO认证/企业资质服务 直办非中介 全国接单 远程或就近安排审核
新系统集成资质CS/ITSS/CCRC/DCMM认证,ISO三体系,售后服务/诚信认证,软件CMMI评估,互联网ISO27001/ISO27701/ISO20000认证,食品HACCP/ISO22000/BRC/绿色食品/有机食品,汽车16949认证,军工三证,实验室CMA/CNAS/10012,社会责任SA8000/ISO26000,医疗器械13485,知产贯标/能源体系/业务连续性等,产品认证(3C/绿色产品/十环)各类AAA信用评级等等,详见QQ空间。
1.诚聘专兼职审核员(全国),专职咨询老师(成都),专职市场专员 年薪10-35万
2.全国诚招ISO认证代理人(个人级/企业级),转发信息即佣金,免费培训。
3.本年度ISO内审员免费培训开始了,每月免费名额有限,从速预计。